一、家庭和睦同心圓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社會的根基。“家和萬事興”,在中華“和”文化中家庭文化占據重要位置,我們向來重視家庭和諧、和睦、和樂。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家庭和睦同心圓是習近平所畫的系列同心圓中,是直徑最小的同心園,也是核心區的同心圓。 如要家和,必重家教,揚家風。“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隳壞,禍及全家。習近平指出:“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風是家庭的文化狀態,是社會的文化根基。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習近平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爾好誼,則民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在我國,黨員干部的家風,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風氣的方向標和參照系,不僅影響著黨風和政風,而且也影響著民風社風,必須高度重視。習近平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各級領導干部要教育親屬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全社會做表率。”